
从形态特征上看,忘忧草具短根状茎和粗壮的纺锤形肉质根。叶基生、宽线形,对排成两列,叶片一般较柔软狭长。花葶从叶丛中抽出,高于叶面,圆锥花序顶生,着花 6-12 朵,花朵大而鲜艳,漏斗形,花色丰富,常见的有橘黄色、金黄色等。花被 6 片,开展,向外反卷。
忘忧草的分布范围较广,适应能力较强,性强健,耐寒,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喜阳光充足,也耐半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腐殖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为宜。在我国,从南到北的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同时也广泛分布于欧洲南部及日本等地。
在文化内涵方面,忘忧草有着丰富的寓意。在古代,它常被视为母亲的象征,代表着母爱。游子远行前会在母亲居住的北堂前种植萱草,希望母亲因照顾萱草而减轻对自己的思念,忘却烦忧,所以它也被称为 “母亲花”。另外,在一些文学作品和传统观念中,忘忧草还寓意着忘记忧愁、烦闷,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从实用价值来讲,忘忧草的花经过处理后可以食用,即人们常说的 “黄花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不过,新鲜的忘忧草含有秋水仙碱,食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中毒,所以一般需要经过晾晒等处理后再烹饪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