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观赏竹类
紫竹:竹竿一年后逐渐出现紫斑,最后变为紫黑色,主要分布在湖南和广西交界处,多用于庭院观赏,也可制作鱼竿、手杖等工艺品及箫、笛、胡琴等乐器。
凤尾竹:秆密丛生,矮细空心,竹秆高 1-3 米,直径为 0.5-1.0 厘米,叶片呈披针形,宜作庭院丛栽或盆景植物,观赏价值较高。
佛肚竹:竹节间膨大,形状如佛肚,姿态奇特,观赏性强,多分布在广东、广西等地,常被用于庭院美化和盆景制作。
龟甲竹:竹节如同龟甲,是竹中珍品,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可制作高级工艺品。
二、材用竹类
毛竹:又称楠竹,竹秆可高达 20 米以上,直径可达 18 厘米,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其竹材坚韧,在建筑、造纸、家具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
刚竹:秆高 10-15 米,直径 10 厘米左右,枝下各节无芽,秆环平,但分枝各节隆起,叶片披针形,平直下垂,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均有分布,可用于建筑、竹编等。
淡竹:竹材韧性好,材质优良,是重要的材用竹种,广泛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各地,可用于制作家具、农具、竹器等。
三、食用竹类
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出笋早、产量高、笋味鲜美,营养丰富,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早园竹:也是常见的笋用竹,适应性强,发笋期早且集中,笋肉洁白,质地细嫩,味道鲜美,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有广泛种植,深受消费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