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花网 > 知识
竹类病害:竹黑痣病

由爱花网分享到 发布于2025-02-19 来源于知识

病害分布
 
黑痣病又称为叶疹病,在产竹区普遍发生。

竹类病害:竹黑痣病d
 
病害危害
 
竹子被害后生长衰退,病叶易枯萎脱落,出笋减少。
 
病害症状
 
发病初期,感病叶面产生苍白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病斑渐变为橙黄至赤色。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疹状隆起、有光泽的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子座。其外围有明显的橙黄色的变色圈。病斑可互相联合成不规则形。最后病叶局部或全部变褐枯死。
 
病害病原
 
病原为多种黑痣菌(Phyllachora spp.),隶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真苗。
 
病害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子座在病叶中越冬。翌年4-5月子实体成熟,释放子囊孢子,子囊孢于借风雨传播进行危害。病竹发病从近地面的叶片开始,然后逐渐往上蔓延。
竹类病害:竹黑痣病病害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在早春之际,收集病枝、叶,集中销毁。
 
②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松土、施肥,以促进竹子生长,增强抗病力。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或50%托布津500-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1-2次。
 
TAG标签: 竹类 竹黑痣病
上一页:上一篇:重楼的副作用:有小毒
下一页:下一篇:彩叶麒麟怎么养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xml TAG标签 苏ICP备10021695号 by 花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