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脚金这种植物的专有名词我们听起来是不怎么认识的,但是我们看到它的图片或者是真实的植物,那就很清楚了。不同的地方对这种独脚金植物有不同的名称。独脚金是一种高个子的植物,生长在草地上,一眼看去都可以知道它的存在。对于独脚金人们最看重的是它的药用之处。很多懂得采用独脚金的人都喜欢利用它做出美味的佳肴。下面是独脚金的介绍。
形态特征
独脚金,地方别名也叫“疳积草”,为一年生小草本,半寄生,高6~25厘米,全株粗糙,且被硬毛;茎多呈四方形,有2条纵沟,不分枝或在基部略有分枝。叶生于下部的对生,上部的互生,无柄,叶片线形或狭卵形,长5~12毫米,宽1~2毫米,但最下部的叶常退化成鳞片状。茎单一或间有下部分枝,纤细,长3~15厘米,灰褐色,被粗糙短毛,茎部生稀疏微细须根,质稍柔韧。叶小,互生,线形或披针形,上部叶较大,长4~10毫米左右,常贴生于茎上,下部叶小,鳞片状。花黄色或紫色,腋生或排成稀疏穗状花序;苞片明显,长于萼;萼筒有12脉。气无,味淡。以色灰黑、柔嫩、带花穗者为佳。气无,味淡。
花有白色花、粉色花、黄色花和红色花,4~10月间开花,花单生于上部的叶腋;小苞片2枚,线形或披针形,长2~4毫米;萼筒状,肉质,长6~7毫米,萼齿线状披针形,长2~2.5毫米,花冠黄色或有时带粉红色,长约1.3厘米,花冠管狭窄,被短腺毛,上部突然向下弯;冠檐二唇形,上唇较短,顶端微缺或2裂,下唇3裂,上唇长约为下唇之半;雄蕊4枚,内藏,花药1室;花柱顶端棒状。蒴果长卵形,长约3毫米。
种子细小,黄色。
生长习性
多生于山坡、石缝、沟谷阴湿的小草丛中;生庄稼地和荒草地,寄生于寄主的根上。
地理分布
多生于低海拔荒山草地、田边、沟谷、耕地等处,常寄生于禾本科草本植物的根部。分布于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亚洲、非洲的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功效
【功能主治】清热,消积。用于小儿疳积,小儿夏季热,小儿腹泻,小儿伤食,黄疸型肝炎;健脾消积,清热杀虫;全草药用,为治小儿疳积良药。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消积。用于小儿疳积,小儿夏季热,小儿腹泻,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 成人3~5钱,小儿1~3钱。
独脚金在我们南方普遍存在的,南方的气候适应它的生长,在南方独脚金是一种保健的山草药,也可以用来煲汤。这款汤水有清热解毒作用。所以上面的是一些关于独脚金的介绍以及它图片,我相信根据上面的介绍和对应的图片,人们对这种独脚金的植物肯定有了一定的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