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花网 > 知识
苦楝的栽培技术

由爱花网分享到 发布于2025-02-19 来源于知识

林地选择
平原地区选择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宜林地,不宜选择粘重土壤,土壤含盐量一般小于0.4%;低山丘陵地区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的山麓、山谷地,土层厚度应大于30厘米。
清理和整地:清理造林地上的碎石、枯枝、杂草;采用块状整地或带状整地。在低山丘陵地区,可采用水平阶或鱼鳞坑整地。整地结合使用腐熟有机肥,用量每667平方米2000-5000千克;深翻土壤50-80厘米,整平耙细待用。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初植可用每67平方米111株或55株,初植株行距2×3米、3×4米;也可直接用低密度、大株行距造林,株行距5×5米或4×6米。若培养大径级木材,对初植密度大的林分应施行中期间伐。
栽植穴规格可用50×50×50厘米、60×60×60厘米至70×70×70厘米。
抚育管理
补植补播:栽植当年检查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活率不合格的造林地,应及时进行补植、补播或重新造林。植苗造林的当年补植要用同龄大苗,次年补植要用当年新苗。
肥水管理:栽植后的3年内应加强土壤水、肥管理。每年施肥3次,浇水4-5次。在5、6月份各施一次速效肥,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用量以每株0.5千克为宜。施用方法:在距树干20厘米处挖放射沟4-6条,其长度与树冠相等,宽度、深度为10-20厘米,将肥料均匀撒入沟内,覆土,随后灌水。在生长旺季视土壤墒情适时浇水。9月份施一次复混肥或有机肥,用量每株2-5千克,伴随浇水。
中耕除草:造林后应及时进行除草,并与扶苗相结合。对树穴内外的杂草、杂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每次浇水后地表土层干结时应给林地及时松土。松土除草应做到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10-15厘米。
TAG标签: 苦楝
下一页:下一篇:苦楝的繁殖方法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xml TAG标签 苏ICP备10021695号 by 花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