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香椿形态特征
乔木;树皮粗糙,深褐色,片状脱落。叶具长柄,偶数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或更长;小叶16-20,对生或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9-1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尾尖,基部一侧圆形,另一侧楔形,不对称,边全缘或有疏离的小锯齿,两面均无毛,无斑点,背面常呈粉绿色,侧脉每边18-24条,平展,与中脉几成直角开出,背面略凸起;小叶柄长5-10毫米。
圆锥花序与叶等长或更长,被稀疏的锈色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聚伞花序生于短的小枝上,多花;花长4-5毫米,具短花梗;花萼5齿裂或浅波状,外面被柔毛,且有睫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先端钝,长4-5毫米,宽2-3毫米,无毛;雄蕊10,其中5枚能育,5枚退化;花盘无毛,近念珠状;子房圆锥形,有5条细沟纹,无毛,每室有胚珠8颗,花柱比子房长,柱头盘状。
蒴果狭椭圆形,长2-3.5厘米,深褐色,有小而苍白色的皮孔,果瓣薄;种子基部通常钝,上端有膜质的长翅,下端无翅。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香椿生长环境
香椿喜温,适宜在平均气温8—10℃的地区栽培,抗寒能力随苗树龄的增加而提高。用种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一10℃左右可能受冻。
香椿喜光,较耐湿,适宜生长于河边、宅院周围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一般以砂壤土为好。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5.5—8.0。
香椿分布范围
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东北自辽宁南部,西至甘肃,北起内蒙古南部,南到广东广西,西南至云南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山东,河南,河北栽植最多。河南信阳地区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林。陕西秦岭和甘肃小陇山有天然分布。垂直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的山地和广大平原地区,最高达海拔1800m,耐寒区位6-11。
香椿主要品种
香椿品种很多,根据香椿初出芽苞和子叶的颜色不同,基本上可分为紫香椿和绿香椿两大类。
属紫香椿的有黑油椿、红油椿、焦作红香椿、西牟紫椿等品种。
属绿香椿的有青油椿、黄罗伞等品种。
香椿品种不同,其特征与特性也不同。紫香椿一般树冠都比较开阔,树皮灰褐色,芽孢紫褐色,初出幼芽紫红色,有光泽,香味浓,纤维少,含油脂较多;绿香椿,树冠直立,树皮青色或绿褐色,香味稍淡,含油脂较少。
香椿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香椿的繁殖分播种育苗和分株繁殖(也称根蘖繁殖)两种。
播种繁殖的由于香椿种子发芽率较低,因此,播种前,要将种子加新高脂膜在30—35℃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起后,置于25℃处催芽。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时播种(播种时的地温最低在5℃左右)上海地区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苗后,2—3片真叶时间苗,4—5片真叶时定苗,行株距为25x15厘米。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当次年苗长至2米左右,再行定植。也可采用断根分蘖方法,于冬末春初,在成树周围挖60厘米深的圆形沟,切断部分侧根,而后将沟填平,由于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断根先端萌发新苗,次年即可移栽。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
香椿苗育成后,都在早春发芽前定植。大片营造香椿林的,行株距7x 5米。植于河渠、宅后的,都为单行,株距5米左右。定植后要浇水2—3次,以提高成活率。
采摘技巧
普通栽培和矮化密植栽培的香椿,一般在清明前发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顶芽。这种第—次采摘的,称头茬椿芽,不仅肥嫩,而且香味浓郁,质量上乘;以后根据生长情况,隔15—20天,采摘第二次。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后每年可收2—3次,产量也相应增加。至于保护地栽培的,通过加温,冬季也可采摘,如不加温的,可在早春提前供应树芽。
矮化栽培
育苗
1、选择优质种子
选当年的新种子,种子要饱满,颜色新鲜,呈红黄色,种仁黄白色,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40%以上。
2、保温催芽
为了出苗整齐,需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方法是:用40℃的温水,浸种5分钟左右,不停地搅动,然后放在20℃~30℃的水中浸泡24小时,种子吸足水后;捞出种子,控去多余水分,放到干净的苇席上,摊3厘米厚,再覆盖干净布,放在20℃~25℃环境下保湿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翻动种子1~2次,并用25℃左右的清水淘洗2~3遍,控去多余的水分。有30%的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3、适时播种
选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和土质肥沃的田块做育苗地,结合整地施肥,撒匀,翻透。在1米宽畦内按30厘米行距开沟,沟宽5~6厘米,沟深5厘米,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地播下,覆盖2厘米厚的土。
4、幼苗管理
播后7天左右出苗,未出苗前严格控制浇水,以防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当小苗出土长出4~6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和定苗。定苗前先浇水,以株距20厘米定苗。株高50厘米左右时,进行苗木的矮化处理。用15%多效唑200~400倍液,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控制徒长,促苗矮化,增加物质积累。在进行多效唑处理的同时结合摘心,可以增加分枝数。
定植后管理
1、整地施肥
日光温室栽培香椿一定要施足底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不少于5000公斤,过磷酸钙不少于100公斤,尿素25公斤,撒匀深翻。然后整畦栽苗,一般畦宽80~100厘米
2、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以每亩定植3万株左右,株距15厘米、行距15厘米为宜。
3、精细管理
温度管理:开始几天可不加温,使温度保持在1℃~5℃以利缓苗。定植8~10天后在大棚上加盖草苫,白天揭开,晚上盖好。使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18℃~24℃、晚间12℃~14℃。在这种条件下经40~50天即可长出香椿芽。
激素调节:定植缓苗后用抽枝宝进行处理对香椿苗上部4~5个休眠芽用抽枝宝定位涂药,1克药涂100~120个芽,涂药可使芽体饱满,嫩芽健壮,产量可提高10%~20%。
湿度调节:初栽到温室里的香椿苗要保持较高的湿度。定植后浇透水,以后视情况浇小水,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5%左右。萌发后生长期间,相对湿度以70%左右为好。
光照调节:日光温室香椿生产,要有较好的光照才能促进生长。采用无滴膜,并保持棚膜清洁。
4、椿芽采收
香椿芽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白天18℃~24℃、晚上12℃~14℃),生长快,呈紫红色,香味浓。温室加盖草苫后40~50天,当香椿芽长到15~20厘米,而且着色良好时开始采收。第一茬椿芽要摘取丛生在芽薹上的顶芽,采摘时要稍留芽薹而把顶芽采下,让留下的芽薹基部继续分生叶片。采收宜在早晚进行。温室里香椿芽每隔7~10天可采1次,共采4~5次,每次采芽后要追肥浇水。
种植技术
节温、湿度及光照
1、温度调节
据观察,棚温在25℃左右,24小时嫩芽可长3—4厘米;而15℃情况下,只长1厘米;棚温超过35℃时,影响椿芽着色和品质。扣膜后10—15天是缓苗期,应着力提高气温,白天棚温可在30℃左右。经过1个多月的自然光温积累,芽子萌出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3—17℃,采芽期间气温以18—25℃为宜。视情况加盖草苫、纸被以增温或保温。
2、湿度调节
温棚中栽的苗木,根系吸水能力差,因而初期宜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栽植后要浇透水,以后视情况浇小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晴天还要向苗木喷水,以防失水干枯。萌芽后,空气相对湿度以70%为宜,湿度过大,不仅发芽迟缓,且香味大减,应及时放风排湿。
3、光照调节
香椿喜光,应尽量选用无滴膜,白天及时揭开草苫、纸被,还要经常清扫膜上杂物,以增加光照,若光照过强,可适当盖草遮阳。
4、打顶促分枝
在采摘第2茬香椿时,将顶部同时摘掉定干(从离地面40厘米处打顶)。定干后喷洒15%多效唑溶液,浓度为200—500ppm,以控制顶端优势,促进分枝迅速生长,达到矮化栽培。此后根据树型发育情况,及时打顶、打杈,确保树冠多分枝、多产椿芽,达到高产优质。
5、水肥管理
香椿为速生木本蔬菜,需水量不大,肥料以钾肥需求较高,每300平方米的温棚,底肥需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500公斤左右、草木灰75—15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3—6公斤、碳酸二铵3—6公斤。每次采摘后,根据地力、香椿长势及叶色,适量追肥、浇水。
套隔光薄膜袋
谷雨后地温在18℃以上即可撤掉棚膜,让树苗自然生长。此后树苗虽发育较快,但容易老化,应及早准备黑红2层2色聚乙烯薄膜袋,当香椿芽长到5厘米时,即可套上隔光薄膜袋。这样既可增加产量,又能保证椿芽不老化。当椿芽长到15厘米时,连袋一起采下,然后去袋销售,这种薄膜袋可多次利用。
病虫防治
香椿白粉病
白粉病产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香椿叶片,有时也侵染枝条。发病初期在叶面、叶背及嫩枝表面形成白色粉状物,后期逐渐扩展形成黄白色斑块,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色,逐渐转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大小不等的小粒点,即病菌闭囊壳。严重时布满厚层白粉状菌丝,影响树冠发育和树木的生长。严重时叶片卷曲枯焦,嫩枝染病后扭曲变形,最后枯死。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及时清除病枝、病叶,集中堆沤处理或烧毁,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2)生物防治:加强抚育管理,重视培育壮苗,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树体的生长势和抗病能力;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抗病能力;合理施肥,底肥需增施磷、钾肥,生长期间避免氮肥的过量使用。
(3)化学防治:香椿萌动和柚梢期可喷1次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高脂膜1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10d喷1次,连续喷2 ~ 3次。在发芽前或发病初期也可选用40%福星乳油8 000 ~ 10 000倍液或用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均匀喷洒枝叶;10 ~ 20d防治1次,发病期喷洒15%粉锈宁1 000倍液,或高脂膜与50%退菌特等量混用,视病情连续喷2 ~ 3次。
香椿叶锈病
香椿叶锈病产区多有发现,苗木发病较重,感病后生长势下降,叶部出现锈斑,受害植株生长衰弱,提早落叶,影响次年香椿芽的产量。初期叶片正反两面出现橙黄色小点(病菌的夏孢子堆),散生或群生,以叶背为多,严重时可蔓延全叶,后期叶背面出现黑褐色小点(病菌的冬孢子堆),受害后使叶变黄、脱落。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冬季清除病叶,携带林外集中烧毁,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2)生物防治:及时排灌,以降低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合理施肥,避免过晚或过量施用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香椿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改善林内小气候,减轻病害。
(3)化学防治:发现香椿叶片上出现橙黄色的夏孢子堆时,初春向树枝上喷洒1~3波美度石硫合剂与五氯酚钠350倍液的混合液1~2次或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用15%可湿性粉锈宁600倍液喷洒防治,喷药次数根据发病轻重而定。当夏孢子初期时,向枝上喷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每隔10d喷1次,每次每667m2用药100kg左右,连喷2~3次,有良好的效果。
桑黄萤叶甲
桑黄萤叶甲又称黄叶虫、黄叶甲、蓝尾叶甲,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于次年4月上旬化蛹, 4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后成虫先在发芽较早的香椿、朴树、榆树上危害,当桑叶新梢长到8 ~ 10片叶时,转到桑叶上,成虫都咀食叶片,大发生时将全部叶片吃光,残留叶脉,植株生长发育受阻,危害后叶片全部发黄,如同火烧。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假死性进行捕杀;在清晨敲打树干,振落地,迅速捕杀。
(2)化学防治:利用植物源农药0.63%烟苦参碱500倍、生物农药BT2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香椿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香椿含钙、磷、钾、钠等成分。有补虚壮阳固精、补肾养发生发、消炎止血止痛、行气理血健胃等作用。凡肾阳虚衰、腰膝冷痛、遗精阳痿、脱发者宜食之。
香椿中含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具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作用,对不孕不育症有一定疗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称。香椿是时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香椿的挥发气味能透过蛔虫的表皮,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可用治蛔虫病。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润滑肌肤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
《日华子本草》指出,香椿能”止泄精尿血、暖腰漆、除心腥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气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风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甚,生研服;蛇犬咬并恶疮,捣敷”。
树皮及根皮的内层皮(椿白皮):苦、涩,凉。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用于痢疾,泄泻,小便淋痛,便血,血崩,带下病,风湿腰腿痛。叶(椿叶):苦,平。消炎,解毒,杀虫。用于痔疮,痢疾。果实(香椿子):辛、苦,温。祛风,散寒,止痛。用于泄泻,痢疾,胃痛。
食用价值
宋·苏轼。《春菜》:“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历史传说:早在汉朝,食用香椿,曾与荔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上及宫廷贵人的喜爱。宋苏轼盛赞:“椿木实而叶香可啖。”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之丰富远高于其它蔬菜,为宴宾之名贵佳肴。
可用于制作香椿炒鸡蛋、香椿竹笋、香椿拌豆腐、潦香椿、煎香椿饼、椿苗拌三丝、椒盐香椿鱼、香椿鸡脯、香椿豆腐肉饼、香椿皮蛋豆腐、香椿拌花生、凉拌香椿、腌香椿、冷拌香椿头。
食用香椿的禁忌: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香椿。但香椿为发物,食易诱使痼疾复发,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经济价值
香椿木材黄褐色而具红色环带,纹理美丽,质坚硬,有光泽,耐腐力强,不翘,不裂,不易变形,易施工,为家具、室内装饰品及造船的优良木材,素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美誉。树皮可造纸,果和皮可入药,还可作为蔬菜栽植,价值很高。为华北华中华东等地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区的重要用材树种,又为观赏及行道树种。园林中配置于疏林,作上层滑干树种,其下栽以耐阴花木。香椿是华北、华东、华中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区土层肥厚的重要用材树种,“四旁”绿化树种。
注意事项
据《食疗本草》载:“椿芽多食动风,熏十经脉、五脏六腑,令人神昏血气微。若和猪肉、热面频食中满,盖壅经络也”。故食之不可过量。
阳春三月,正是采食香椿的季节。不少专家提到,香椿不仅风味独特,诱人食欲,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富含钾、钙、镁元素,维生素B族的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另外研究还发现,香椿对预防慢性疾病有所帮助。其中含有抑制多种致病菌的成分,含有帮助抗肿瘤、降血脂和降血糖的成分,以及相当丰富的多酚类抗氧化成分。
也有很多人指出,香椿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远高于一般蔬菜;而香椿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蔬菜,还有生成致癌物亚硝胺的危险,故而食用香椿具有安全隐患,需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①选择质地最嫩的香椿芽
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品种和生长期的香椿,其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都有差异。最要紧的是,香椿发芽初期的硝酸盐含量较低,随着香椿芽的不断长大,其中硝酸盐的含量也在上升。到4月中旬之后,大部分地区香椿芽中的硝酸盐含量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也就是说,香椿芽越嫩,其中硝酸盐越少,那么将来储藏中产生的亚硝酸盐也越少。
②选择最新鲜的香椿芽
测定还表明,4月中旬之后,香椿芽中的硝酸盐含量尽管上升,亚硝酸盐含量仍然较低。所以,如果吃新鲜的香椿芽,仍不至于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问题。然而,在采收之后,室温存放的过程中,大量的硝酸盐就会转化成为亚硝酸盐,从而带来安全隐患。所谓香椿芽亚硝酸盐含量高,正是这样的原因。
也就是说,新鲜从树上采摘的椿芽立即食用是安全的,而从市场上购买的椿芽,因为已经经过了运输过程,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大幅度地升高。如果已经到了叶子一碰就掉的时候,必然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③焯烫除去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如果香椿芽已经不够新鲜,但香气犹在,扔掉又很可惜,那么不妨焯烫一下。在沸水中焯烫1分钟左右,可以除去三分之二以上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保存香椿的绿色。无论是凉拌、炒菜还是炸香椿鱼,都不妨先焯一下,可极大地提高食用香椿的安全性。由于香椿的香气成分主要来自于香精油,它是不溶于水的成分,所以焯烫并不会明显影响菜品的风味。
④速冻之前也要焯一下
香椿是季节性蔬菜,很多人喜欢把它冻藏起来,周年食用。但是,香椿速冻之前也要焯一下。研究数据表明,焯烫50秒钟之后再冻藏,不仅安全性大大提高,而且维生素C也得以更好保存。冻藏2个月时,焯烫过的香椿中维生素C含量相当于鲜品的71%,而没有烫过的只有35%。同时,无论是颜色还是风味,都是烫过再冻的更为理想。焯烫之后,装入封口塑料袋,放在冰箱速冻格中,即可储存1个月以上,保持嫩绿和芳香特色。
⑤腌制椿芽时间长一些
很多人喜欢把香椿用盐腌两三天再吃,这是一个非常不安全的习惯。因为香椿腌制之后,亚硝酸盐的含量会迅猛上升,在三四天的时候达到高峰(添加盐量为10~20%时),含量远远超过许可标准。焯烫之后再腌制,可大大减少硝酸盐含量,也就降低了腌香椿的危险,但是最安全的做法还是把焯烫后的香椿腌到一周之后,待亚硝酸盐含量降低之后再食用。加入维生素C、茶叶等配料可以降低腌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最后,要把香椿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一起吃。香椿本身维生素C含量高于普通蔬菜水果,如果能够吃新鲜香椿,维生素C可帮助阻断致癌物亚硝胺的形成。如果香椿已经不够新鲜,那么不妨把它和其它新鲜蔬菜水果一起吃,就能尽量避免亚硝酸盐带来的隐患。研究证明,在维生素C和亚硝酸盐的摩尔比在2:1时,就能很好的阻断亚硝胺致癌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