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舌草(学名:Tephroseris kirilowii (Turcz. ex DC.) Holub )是菊科、狗舌草属的植物。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株被白色短糙伏毛。叶三角状或心形,具长柄,基出3脉,缘具粗锯齿。雄头状花序球形,有多数的雄花,花冠钟形,雌头状花序椭圆形,内层总苞片结合成囊状,绿色、淡黄绿色或有时带红褐色,成熟时变坚硬,外面具钩状总苞刺,喙坚硬,锥形,上端略呈镰刀状。瘦果椭圆形,扁平。
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和日本。常生于海拔250-2000米的草地山坡或山顶阳处。
狗舌草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等功效。
狗舌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常覆盖以褐色宿存叶柄,具多数纤维状根。茎单生,稀2-3,近葶状,直立,高20-60厘米,不分枝,被密白色蛛丝状毛,有时或多或少脱毛。基生叶数个,莲座状,具短柄,在花期生存,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0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钝,具小尖,基部楔状至渐狭成具狭至宽翅叶柄,两面被密或疏白色蛛丝状绒毛;茎叶少数,向茎上部渐小,下部叶倒披针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4-8厘米,宽0.5-1.5厘米,钝至尖,无柄,基部半抱茎,上部叶小,披针形,苞片状,顶端尖。头状花序径1.5-2厘米,3-11个排列多少伞形状顶生伞房花序;花序梗长1.5-5厘米,被密蛛丝状绒毛,多少被黄褐色腺毛,基部具苞片,上部无小苞片。总苞近圆柱状钟形,长6-8毫米,宽6-9毫米,无外层苞片;总苞片18-20个,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宽1-1.5毫米,顶端渐尖或急尖,绿色或紫色,草质,具狭膜质边缘,外面被密或有时疏蛛丝状毛,或多少脱毛。舌状花13-15,管部长3-3.5毫米;舌片黄色,长圆形,长6.5-7毫米,宽2.5-3毫米,顶端钝,具3细齿,4脉。管状花多数,花冠黄色,长约8毫米,管部长4毫米,檐部漏斗状;裂片卵状披针形,长1.2毫米,急尖,顶端具乳头状毛。花药长2.2毫米,基部钝,附片卵状披针形;花柱分枝长约1毫米。瘦果圆柱形,长2.5毫米,被密硬毛。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
植株大小,叶形及毛茸诸多变异。一般在于中国华东及西南的植株及叶,总苞片均被密白色蛛丝状绒毛及疏黄褐色腺状柔毛;叶柄具较宽的翅;而分布于华东及西南的植物及叶,总苞片则被疏毛或多少脱毛,叶柄具狭翅。但瘦果均有密硬毛与前种不难区别。
狗舌草生长环境
常生于草地山坡、山顶阳处或松栎林下、灌丛内,海拔250-2000米。喜半阴,耐寒,适宜疏松土壤,可植于疏林下、路边或药草园。
狗舌草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及台湾;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狗舌草育植技术
狗舌草通过播种或者组织培养进行繁殖。野外通常是种子繁殖,种植业使用的是组织培养繁殖。
1、愈伤组织诱导
将无菌嫩茎切成0.2-0.3厘米的茎段后,平放于培养基表面上,再接种MS+KT0.3毫克/升+2,4-D1.5毫克/升+NAA1.0毫克/升培养基上进行诱导。
2、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培养
将上述培养的愈伤组织用解剖刀分散成为由4-6个颗粒组成的愈伤组织块后,接种到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MS+KT0.3毫克/升+2,4-D1.5毫克/升+NAA1.0毫克/升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培养。
3、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
把以上在MS+KT0.3毫克/升+2,4-D1.5毫克/升+NAA1.0毫克/升培养基上继代增殖培养的颗粒状愈伤组织,分散为独立的颗粒后,再分别接种到1/2MS+IAA0.2毫克/升+GA31.0毫克/升培养基上培养。
4、不定芽生根培养
将在1/2MS+IAA0.2毫克/升+GA31.0毫克/升培养基上分化培养的不定芽从基部剪下,将其下部切口置于浓度为1.0毫克/升的NAA溶液中处理2分钟后,把下部切口插入接种到1/3MS+IAA0.2-0.4毫克/升的培养基上培养。
5、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培养
将试管苗从基部剪下后取出,放到无菌培养皿中,用解剖刀切成具有3个叶片的茎段后,再将茎段最下部的1个叶片剪掉,接着,把无叶片的下部茎插入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培养。生根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1/3MS+IAA0.2-0.4毫克/升+NAA0.1毫克/升+GA30.4毫克/升。
6、试管苗炼苗、移栽与定植
将生长在继代培养试管苗的培养瓶瓶塞打开,放在温室的光照下炼苗3天,用镊子将试管苗取出后,用约20℃的清水洗净根部培养基,再移栽于温室中的营养钵内。营养钵上半部为干净河沙,下半部为肥沃山皮土。
狗舌草主要价值
狗舌草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利尿,用于治疗肺脓疡、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白血病、口腔炎、疖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