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花蓼

由爱花网分享到 发布于2024-11-04 来源于观花植物

头花蓼
头花蓼 Polygonum head
学名:Polygonum capitatum
别名:太阳草、石辣蓼、水绣球、石头花、石头菜、石莽草
属:蓼属
科:蓼科
生长环境:生长于山坡、沟边、田边阴湿处及岩石上
成长温度:15-28℃
花语:惹人喜爱、机灵

头花蓼(学名: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 Don)是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丛生,节部生根,节间比叶片短,疏生腺毛或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顶端尖,基部楔形,两面疏生腺毛,托叶鞘筒状,膜质,松散,顶端截形,有缘毛。花序头状,单生或成对,顶生;花序梗具腺毛;苞片长卵形,膜质;花梗极短;花被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瘦果长卵形,黑褐色,微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6-9月开花,8-10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及西藏。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及越南也有分布。生山坡、山谷湿地,常成片生长,海拔600-3500米。
该种全草入药,治尿道感染、肾盂肾炎。
 
头花蓼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丛生,基部木质化,节部生根,节间比叶片短,多分枝,疏生腺毛或近无毛,一年生枝近直立,具纵棱,疏生腺毛。
叶卵形或椭圆形,长1.5-3厘米,宽1-2.5厘米,顶端尖,基部楔形,全缘,边缘具腺毛,两面疏生腺毛,上面有时具黑褐色新月形斑点;叶柄长2-3毫米,基部有时具叶耳;托叶鞘筒状,膜质,长5-8毫米,松散,具腺毛,顶端截形,有缘毛。
花序头状,直径6-10毫米,单生或成对,顶生;花序梗具腺毛;苞片长卵形,膜质;花梗极短;花被5深裂,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2-3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中下部合生,与花被近等长;柱头头状。
瘦果长卵形,具3棱,长1.5-2毫米,黑褐色,密生小点,微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头花蓼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及西藏。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及越南也有分布。生山坡、山谷湿地,常成片生长,海拔600-3500米。
 
头花蓼生长习性
头花蓼为湿中生性植物,喜阴湿生境。适应性强,较耐寒.一般在海拔600-1500米的地块上都能生长。生长期210天。
 
头花蓼病虫防治
移栽后要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刚移栽时,小地老虎、跳甲等危害严重,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小地老虎可人工扑捉,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防治:跳甲可用吡虫啉1500-2000倍液防治。
 
头花蓼主要价值
【药性】酸,寒。
【功能】清热凉血,利尿。
【主治】用于泌尿系感染,痢疾,腹泻,血尿;外用治尿布疹,黄水疮。
【用法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水煎洗患处。
上一页:上一篇:矮牵牛
下一页:下一篇:尖叶杜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