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棉花

由爱花网分享到 发布于2024-11-04 来源于观花植物

野棉花
野棉花
学名:Anemone vitifolia
别名:打破碗花花、野棉花、湖北秋牡丹、铁钞、盖头花、铁丝筋
属:银莲花属
科:毛茛科
生长环境:耐寒,喜潮湿
花语:生命、期待与淡淡的爱

野棉花(学名: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 )是毛茛科,银莲花属一年至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资源丰富,主要生长在我国云南、甘肃、四川、西藏东南部及南部,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和印度北部也有一定的分布,多生长在山地草坡、沟边或疏林中.野棉花易于采集,在民间应用十分广泛。
 
野棉花形态特征
植株高60-100厘米,茎、叶柄、花均带白色绒毛。根圆柱状或圆锥形,表面棕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钩纹,根头部分分枝多。茎直立,叉状分枝。基生叶簇生,2-5,有长柄;茎生叶对生,叶柄短,叶片小。叶片心状卵形或心状宽卵形,长11-22厘米,宽12-26厘米,顶端急尖,3-5浅裂,边缘有小牙齿,上表面绿色,疏被有短而糙的绒毛,下表面灰白色,背面密被白色短绒毛;主脉掌状;花葶粗壮直立,有密或疏的柔毛;聚伞花序长20-60厘米,2-4回分枝;苞片3,形状似基生叶,但较小,有柄;花柄细长,花芽下垂,开时直立;萼片5,白色或带粉红色,倒卵形,外面密生白色绒毛,内面无毛;雄蕊多数,长约为萼片长度的1/4,花丝丝形;雌蕊圆锥形,除柱头外遍生白细毛,柱头长方形。聚合果球形,瘦果多数,有细柄,密生白色绵毛。花期5-10月,果期8-11月。
 
野棉花显微特征
其根木栓层由数列细胞组成,且细胞多破碎;外被落皮层,皮层和韧皮部有众多筛管和纤维束,形成层呈环状,由3-5列细胞组成,细胞呈扁长方形,木质部放射状排列;茎横切面维管束散在,于近皮层处排列成环状,大小不一,中心部位排列稀疏;野棉花叶主脉是外韧型维管束,导管散,纤维壁薄,略木质化。主脉上表皮细胞长圆形,下表皮细胞较圆,细胞壁厚,细胞外侧有单细胞非腺毛,内侧有1-3列厚壁细胞。栅栏组有2层细胞,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形成气室。
 
野棉花主要成分
相关研究表明,野棉花全草中主要含有挥发油、内酯、苷类、氨基酸和糖类等成分。
挥发油
野棉花挥发油中含有大量萜类成分,主要以酯内衍生物形式存在,包括蒎烯、单萜类、倍半萜、二萜类和三萜类。有以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醇、3-辛酮、豆甾-4-烯-3-酮、α-蒎烯、甲氧基-苯基-肟、柠檬烯和豆甾醇等为主要成分。
苷类
野棉花中含有大量三萜皂甙、毛莨苷和甾体皂苷。一般而言,多数皂苷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具有起泡沫性质和乳化剂作用,能用作清洁剂。。
内酯类
谭文红等在野棉花乙醇提取物中鉴定出香豆素,野棉花含有白头翁素等。
氨基酸
野棉花含有脯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和糖类。
 
野棉花产地生境
分布于湖南、贵州、中国云南(海拔1200-2700米)、四川西南部(米易,海拔1800米)、西藏东南部和南部(2200-2700米)等。生山地草坡、沟边或疏林中。在缅甸北部、不丹、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野棉花主要价值
野棉花也是一种自然生长的具有观赏性野生植物,具有生性强健、秋季开花,管理粗放,覆盖性好的特点。可作土农药,灭蝇蛆等。野棉花茎、叶、根具有很强的铀富集作用。
上一页:上一篇:银莲花
下一页:下一篇:木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