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殿(学名:Haworthiopsislimifolia (Marloth) G.D.Rowley)是阿福花科,十二卷属的多肉植物。莲座状叶盘10厘米大,叶20枚左右,排列时向一个方向偏转似风车一般。叶卵圆状三角形,先端急尖,正面凹背面因突,有明显的龙骨突。深绿色,有无数同样颜色的小沈组成的横条凸起在叶背上,酷似一排排的琉璃瓦。花序35厘米高,白花有绿色中脉。栽培中光线不必太强,否则叶色发棕。培养土要求保水性好但又不能过于粘重。栽植盆要大,水分不要忽多忽少。耐寒,但对夏季闷热天气也有抵抗力。繁殖用基部蘖芽扦插或直接上盆。也可叶插,将壮实叶直插于基质中。原产南非德兰士瓦省,世界多地有人工栽培。琉璃殿叶形奇特,株形端庄大方,可作为点缀室内明亮处的绿植。
琉璃殿形态特征
多肉植物,肉质叶排成莲座状叶盘,株幅8至15厘米,叶有部分叠生,全部向一侧偏转,使叶盘看起来像旋转的风车。叶卵圆状三角形,先端急尖,正面凹,背面圆凸,密布由小疣组成的瓦楞状突起横条,酷似一排排的琉璃瓦。叶色深绿或灰绿,有深浅不一、宽窄不等的黄色纵条纹,有时整个叶片都呈黄色。
莲座状叶盘直径可达10厘米,约由20枚叶片按照一个方向偏转排列。叶卵圆状三角形,先端急尖,正面凹、背面凸,有明显的龙骨突。叶深绿色,白色瘤状突起组成的横条排列在叶表,酷似一排排的琉璃瓦。花白色,有绿色中脉 [1] 。
花序长10至40厘米,白灰相间的小百合花,蜜腺发达,盛花期为4至6月、9至10月,如果栽培条件好,植株生长健壮,其他季节也能开花。花后2个月左右种子成熟,种囊分3室,每室有黑色瘦果种子3至4粒。
琉璃殿分布范围
原产于南非和西南非,世界多地可栽培。
琉璃殿生长环境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干旱和半阴,不耐水湿和强光暴晒。以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为宜。生长期适宜温度白天是18至24℃,冬季温度不低于5℃。
琉璃殿下级类群
琉璃殿(H. limifolia)种下共6个变种:
Haworthiopsis limifolia var. arcana (Gideon F.Sm. & N.R.Crouch) G.D.Rowley 琉璃姿
Haworthiopsis limifolia var. gigantea (M.B.Bayer) G.D.Rowley 巨松雪/琉璃城
Haworthiopsis limifolia var. glaucophylla (M.B.Bayer) G.D.Rowley 白琉璃殿
Haworthiopsis limifolia var. limifolia 琉璃殿 (原变种)(*异名:Haworthiopsis limifolia var. striata (Pilbeam) Breuer 白纹琉璃殿)
Haworthiopsis limifolia var. ubomboensis (I.Verd.) G.D.Rowley 琉璃宫/水车
琉璃殿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全年均可进行,常在4-5月换盆时,将母株侧旁分生的小植株剥离母体,直接盆栽,刚盆栽的浇水不宜多,以免影响根部恢复。扦插,5-6月将肉质叶片轻轻切下,基部带上半木质化部分,插于沙床,室温在18至22℃时,约20-25天可生根。
播种繁殖
适用于大规模繁殖,开花时最好有蜜蜂等昆虫进行授粉,也可人工授粉,这样才能多结种子,授粉时最好不要在原种琉璃殿与琉璃殿锦之间相互授粉,这样种子出苗后变异较大,很可能长出不带锦的绿色“返祖苗”。种子成熟后可随采随播。播种介质宜用蛭石,播后覆盖玻璃片进行保湿,约20天左右出苗。
走茎分株
成年植株在环境适宜时,会从走茎繁殖出小苗,注意当出现小苗时不要急于取下走茎苗,因为在肥力充足时,走茎形成“走茎苗”以后可以继续横生,孳生出更多的“走茎苗”,生产中曾发现最多一条走茎可以串联生长出6个“走茎苗”,当第6个“走茎苗”出土的时候,第1个“走茎苗”几乎已经和母本一样大了。这种走茎分株繁殖适合于地栽,其优点是成形快,出锦均匀。
摘心扦插
由于琉璃殿锦不易发小苗,可把生长旺盛植株中心的生长点去掉,伤口可涂多菌灵,晾干伤口,独立栽培,剩余的仍留在原来的培养土中,经过一段时间培养,每个叶腋出都会孳生出叶芽。当这些叶芽长到3至4片叶时即可取下扦插,扦插前应晾5至7天,等伤口干燥后再进行。
叶插:一般在春、秋季节进行,如果温室保温设施完善,可提供持续温暖的环境,也可在冬季进行。方法是选取健壮充实、无病虫害的肉质叶,小心将其掰下,一定要带有完整的基部,否则不容易生根发芽。晾5至7天左右,使伤口干燥,然后将其平放或斜插在由3份蛭石或粗沙,2份腐叶土或草炭土配制而成的介质中,使基部与介质接触紧密,但不要埋得过深,否则叶片虽然生根,但不易发芽,难以形成苗。
琉璃殿栽培技术
琉璃殿因生长较慢,每2年换盆1次。盆土用腐叶土、培养土和粗砂的混合土,加入少量干牛粪和骨粉。生长期盆土保持湿润,切忌时干时湿,每月施肥1次,夏季高温期生长缓慢,无明显的休眠现象。冬季在10至12℃时,琉璃殿仍正常生长,只有在5℃以下才停止生长。
栽培中以充足明亮的散射光为佳,否则叶色发红,降低观赏价值。培养土要求保水性好,忌过于粘重。栽植时,用盆不要太小,水分要稳定,浇水不能忽小忽大。本种耐寒性较好,冬季不低于8℃即可安全越冬;对夏季高温闷热天气也有一定的抵抗力。
琉璃殿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耐干旱和半阴,不喜水湿和强光暴晒。
日照温度:琉璃殿对光线要求一般,喜欢充足柔和的散射光,忌强光直射,但如果光照不足,植株易徒长,叶片松散,琉璃殿的生长期适宜温度是18-24℃,冬季温度不低于5℃。
浇水旋肥:种植琉璃殿的盆土见干见湿,盆内不能积水,浇水的时候要防止把植株弄湿,否则容易烂根烂心。喜肥,生长期每隔20-30天可施有机肥一次。
繁殖修剪:分株、扦插,花果期:夏季。
病虫害防治:有时发生炭疽病,发病初期会出现红褐色小斑点,可喷洒50%的退菌特1000倍液和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选盆用土:种植琉璃殿可选用直筒的瓦盆或紫砂盆,每隔2年换盆一次,换盆在春秋季进行。适合种于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盆土用腐叶土、培养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加入少量干牛粪和骨粉。
根系会分泌酸性物质,使盆土酸化,造成根系枯萎,应每年翻盆1次。基质宜含适量石灰质并具较粗颗粒度,可用腐叶土2份、国土1份、粗砂3份配制,并拌入少量石灰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