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龙舌兰(学名:Agave americana 'Variegata' Nichols)是石蒜科、龙舌兰属常绿植物,茎短、稍木质,叶丛生,呈莲座状排列,叶片肉质剑状,主要呈绿色,边缘带有黄白色条,有红或紫褐色顶刺,叶子厚,坚硬较松散,较大叶子经常向后反折,少数叶子会向内折。大型圆锥花序高4.5-8米,上部多分枝;花簇生,有浓烈的臭味。蒴果长圆形,长约5厘米。
金边龙舌兰原产于美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华南等热带地区。原产沙漠地带,喜温、喜阳、耐旱,要求土壤疏松透水。
金边龙舌兰多栽培于庭院,作为盆栽或花槽观赏,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金边龙舌兰形态特征
金边龙舌兰形态与原种龙舌兰形态很相近,为常绿草本植物,茎短、稍木质,叶丛生,呈莲座状排列,叶片肉质剑状,主要呈绿色,边缘带有黄白色条,有红或紫褐色顶刺,叶子厚,坚硬较松散,冠径约3米,底部叶子较软,匍匐在地,较大叶子经常向后反折,少数叶子会向内折。叶长1-1.8米,宽12.5-20厘米,叶基部表面凹,背面凸,至叶顶端形成明显的沟槽;叶顶端有1枚硬刺,长2-5厘米,叶缘具向下弯曲的疏刺。
大型圆锥花序高4.5-8米,上部多分枝;花簇生,有浓烈的臭味;花被基部合生成漏斗状,黄绿色;雄蕊长约花被的2倍;蒴果长圆形,长约5厘米。开化后花序上生成的珠芽极少。一般5-10年生植株可开花。
金边龙舌兰产地生境
金边龙舌兰生长于美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华南等热带地区。 金边龙舌兰原产沙漠地带,喜温、喜阳、耐旱,要求土壤疏松透水。
金边龙舌兰繁殖方法
金边龙舌兰可以进行分株繁殖,但繁育速度较慢,采用组培法繁殖更佳。
采摘:采摘金边龙舌兰茎段时应避开阴雨天,尽量选择在晴天中午或下午,以降低其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组培:金边龙舌兰组织培养的最佳消毒方法为0.1%氯化汞消毒10分钟,时间过短,外植体污染会较为严重,时间过长,外植体的褐化程度会加深;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毫克/升+NAA0.2毫克/升+KT1.0毫克/升,金边龙舌兰丛生芽分化率、增殖效率相对较高;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0.4毫克/升NAA,其生根率为100%,且长出的根系健壮,数量适中,根长1.5厘米左右。
炼苗:在金边龙舌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培养瓶的相对温度,这是克服玻璃苗产生的重要措施。在炼苗、移栽时,应待组培苗根系发育完整且根长达到4-5厘米时再进行,先置于荫棚内利用散射光炼苗4-5天,以提高幼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炼苗结束,小心取出瓶内苗,洗去黏附在根系上的培养基,并使用杀菌剂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再移植到土质疏松的基质上,最初10-15天应通过喷雾或罩上透明的塑料膜以保持较高的湿度,后把植株搬入温室遮阴栽培3周,并逐渐降低湿度并增加光强,最终确保小苗在正常的温室或田间条件下生长。
金边龙舌兰栽培技术
光照: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光照不足会使植株徒长,植株松散、瘦长,叶片变薄,从而导致经济价值严重降低。
基质:对栽培基质或土壤要求严格,须有一定的颗粒度和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常采用腐叶土、粗沙、炉渣、贝壳粉等材料配制基质,以增加排水透气性,防止根系受损。
水分:金边龙舌兰叶片若被水浇或雨淋易患褐斑病,破坏了植株的整体美。故需防止被雨淋。
金边龙舌兰主要价值
观赏:金边龙舌兰多栽培于庭院,作为盆栽或花槽观赏。
生态:金边龙舌兰能释放负离子,改善周围环境小气候,提高人体舒适度,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药用:金边龙舌兰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味甘、微辛,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疏风除湿、清热祛风之功,可用于化痰定喘,治咳嗽吐血、哮喘等症,且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煎剂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