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果(学名:Solanum muricatum Aiton)是茄科、茄属草本植物。植株高度能够达到1.5米左右,叶互生,单出或三裂片或3出叶,花冠为白色或者淡紫色,根系非常发达。从形状上来看,人参果的果实为梨壮或者椭圆形,单个重量在40~400克之间。花期春季,果实秋季。
人参果原分布于南美洲;引入中国后,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地。人参果耐寒性强,具有较强的萌芽力;对土壤的要求较高;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人参果的生长。
人参果果实有淡雅的清香,果肉清爽多汁,风味独特;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在抗癌以及补钙中也能发挥相应的作用,药用价值也较高。
人参果形态特征
人参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秆不太坚硬,有不规则的棱。幼嫩时为绿色,较老化后为青灰白色,带有白色斑点,每个茎节为1~4厘米不等,多数为2~3厘米,每一茎节都具有繁殖能力,经修剪后的茎节呈瘤状,植株一般高80~100厘米,最高可达140厘米。茎基部最大直径约为3厘米。叶片为长卵形,长10~15厘米,宽4~6厘米,绿色或淡绿色。叶柄长3~6厘米。单叶成复叶,叶着生序为轮生形,叶基部均可产生叶芽,容易形成茎分枝。
花两性,聚伞花序,每个花序有小花5~15朵不等,小花梗细长,0.5~0.8厘米。花萼较小,直径1厘米左右,尊片5,淡绿色,三角形。花冠5裂,蓝紫色,白色相间。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基部,并与裂片互生,花药2室,裂孔开裂;雌蕊1枚,子房由2个心皮构成,上位,由假隔膜分成多室,胚珠多数,中轴胎座。花可散发出清香味。果为浆果,卵形、椭圆形或圆球形,果皮具紫、紫红或赤紫色斑纹,单个重量在40~400克之间,地面栽培最大可达750克。果实内有种子多数,种子浅黄色。
无主根,须根多,毛细根发达,由于土质不同,一些根形成肉质根,使其根系明显增粗;根系分布范围达70~100厘米。
人参果产地生境
人参果原分布于南美洲;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地。人参果耐寒性强,具有较强的萌芽力;对土壤的要求较高,要求土壤中水分以及养分较多,并且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在温度方面,要求白天的温度能够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在8~15℃。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人参果的生长。
人参果繁殖方法
人工栽培多采用扦插繁殖,用含有不低于4个芽眼的茎条一年四季均可扦插,在适宜条件下成活率达95%以上。从扦插到开花需一个半月左右,从坐果到成熟需两个半月左右。
人参果栽培技术
栽前准备
温室消毒:主要通过高温闷棚的方式进行温室消毒,最大程度上杀灭棚内病菌。杀菌剂选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烟熏或喷雾消毒;定植前1~2天通风。
整地施肥、起垄:结合清茬整地,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8000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硫酸钾25千克、复合肥25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尿素15千克、微量元素肥(含Ca、Mg、Zn、B)5千克,均匀撒施深翻后起垄。采用高垄小暗沟覆膜种植,根据大小沟规格开沟起垄,先开深、宽分别为15~20厘米、60厘米的大沟,在80厘米宽的垄面上再开一个深、宽分别为15厘米、20厘米的小沟,最后用地膜覆盖垄面。
适时定植
种植品种与种苗选择。通常选择具有良好商品性能、较高结实率的抗病高产品种,结合武威地区气候特点与土壤质地,适宜栽培的品种有阿斯卡、大紫、长丽等;生产上推广应用脱毒优良种苗。
茬口安排:日光温室人参果栽培采用越冬一大茬模式,即6~7月下旬扦插育苗,8~9月上旬定植,10~11月开花坐果,翌年1月中下旬左右即可上市。
合理密植:选择苗龄30~40天、株高15~20厘米的健壮苗于阴天或傍晚定植,定植时为便于管理,应分开栽植大小苗。行距、株距分别为60厘米、25厘米,3000~4000株/亩。
栽后管理
温湿度管控:①温度:人参果不耐高温,正常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0~35℃,坐果期适宜温度约为20℃。定植7天内是缓苗期,白天及夜间温室温度应分别控制在18~25℃、15~20℃,晴天温度过高时为防止小苗萎蔫,应覆盖遮阳网;成株期日平均气温≤16℃时应及时扣膜,≤10℃时加盖保温棉帘,白天及夜间温室温度应分别控制在25~28℃、12~15℃,白天温度≥28℃,应及时通风。②湿度:温室内适宜空气湿度应保持在60%~80%,当温室内湿度≥85%时,应做好排湿工作。
肥水管理:人参果不耐涝、不耐旱,应视植株长势、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对浇水量灵活把控,定植后需立即浇定植水,定植后至开花前少浇水;开花坐果阶段多浇水,浇水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宜浅灌,水温与室温相差不易过大,浇后注意增温排湿。温室土壤肥沃,基肥充足,则坐果前不必追肥,以防植株徒长。追肥一般于第1穗果时配合浇水追肥,通常每亩追施磷酸二铵20千克、红钾王10千克,以后植株每结1穗就需要追肥1次;开花结果期视植株长势,叶面喷施含B、K、Ca等微肥。
植株调整:①修剪整枝:人参果具有极强的分枝力,为避免株丛影响透光、通风,应搭架栽培,植株高达30厘米时要及时吊蔓,并且进行修剪整枝,将侧枝、侧芽去除,通常留主枝1~2个/株,结果期每隔10~15天进行1次修剪,将多余的枝条去除。②疏花疏果:除人参果先开的4~5朵花留下以外,疏掉其余的全部花朵;为防止落果,提高坐果率,花期可采用防落素(浓度30~50毫克/千克)进行喷花保果,果实坐稳后,将畸形果、病果疏除,留果型整齐的大果,一个花序适宜保留3~4枚果。
适时采收
人参果果皮由浅绿色到紫色条纹出现后,已达到七八成熟时是采收的最佳时期,而果皮呈金黄色,且有紫色条纹时,果实已完全成熟,可作为水果食用采收。
人参果病虫防治
病害
危害人参果的主要病害为人参果煤污病,是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属真菌性病害,在叶片上生出的灰黑色至炭黑色霉污菌菌落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选种产量稳定、抗性高的优良品种。避免同茄科类蔬菜连作,加强管理,及时整枝打杈,提高通透性。及时排水,保持湿度合理。科学浇水追肥,促进其长势良好,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发现病株、病叶、病果立即摘除,集中处理。发病初期,可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洒防治,8天左右喷1次,防治1~2次。
虫害
蚜虫、白粉虱、叶螨是危害人参果的主要害虫,害虫刺吸枝叶、果实,害虫不仅刺吸枝叶、果实,还是多种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如人参果煤污病、人参果病毒病、人参果叶斑病等。
防治方法: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害虫天敌,如赤眼蜂、寄生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药物防治,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40%吡虫啉水溶剂1500~2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等喷洒防治蚜虫,7~8天防1次,连防2次;可用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或25%扑虱灵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威400~600倍液,或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防治白粉虱,6~7天防1次,连防2~3次;可用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或21%灭杀毙3000倍液等防治叶螨,6~7天防1次,连防2~3次。
人参果主要价值
保健价值:人参果果实有淡雅的清香,果肉清爽多汁,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等特点,同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维生素与矿物元素,尤其是硒、钙的含量大大地高于其他的果实和蔬菜,有抗癌、抗衰老、降血压、降血糖、消炎、补钙、美容等功能,是一种营养较为全面的蔬果两用食品,具有营养保健价值。
营养价值:人参果可食率达95%以上,具有低糖、高蛋白和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的特点。据化验分析,每100克成熟鲜果中,含蛋白质1.9克,是黄瓜、番茄的2倍,鸭梨、金帅苹果的9倍;总糖3.1克,与黄瓜、番茄相近,而远低于鸭梨与金帅苹果;粗脂肪0.2克,与黄瓜、番茄相等:维生素C130毫克。是梨与苹果的32倍,黄瓜的14倍,番茄的6.8倍;维生素B10.25毫克,是番茄、黄瓜的8倍,苹果的5倍:维生素B20.27毫克,是黄瓜、番茄、鸭梨的9倍;胡萝卜素0.9毫克,是番茄的2倍,黄瓜的10倍;总氨基酸1818毫克,必需氨基酸253毫克,均远比黄瓜、番茄、梨与苹果高;特别是微量元素硒高达15微克,分别是黄瓜、番茄、梨、苹果的8.8、22、12、11倍。还有钼3.44毫克、镁11.2毫克、铁6.59毫克、锌1.14毫克、锰0.39毫克、钴0.332毫克等。可以看出,人参果所含的营养成分既高又全面,食用能补充人体所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观赏价值:果实可在植株上保留2~3月,挂果时间长,有较好的观果价值。